第三百零四章 果实(三)_远东1938
笔趣阁 > 远东1938 > 第三百零四章 果实(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零四章 果实(三)

  “卑职觉得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哪怕是重新编成一个师团,送到华夏战场去,他们必然会用优异的战绩洗刷耻辱。”

  关东军参谋部里,新任参谋长兼宪兵司令官饭守穰中将也听到了同样的建议,建议者是原参谋部唯一幸存下来的作战参谋辻政信少佐。

  之所以有这样的建议,是因为日本陆军实行的是精英教育,以陆军士官学校为例,培养的是部队中的中下级军官,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预科3年,本科4年,中间还要在部队服役半年,只有陆士的毕业生才能担当军官,也只有陆士的优秀毕业生才有资格报考陆军大学,成为高级将官,这样的精英人材,从1875年开办第一期到1945年战败投降,一共只招收了61期,总人数为36900人。

  而在赤露军的战俘里,包含了两个中将军司令官、4个中将师团长、15个少将旅团长、参谋长、守备队司令官、要塞司令官、27个大佐联队长以及同级别的军官、33个中佐、61个少佐、800多名大尉、中尉、少尉,就算不要普通的士兵,这么大数量的一个军官群体,就算是崇尚光荣战死的日本人也是损失不起的。

  饭守穰自然不敢贸然答应,与梅津美治郎商议过后,向大本营提出了正式建议,得到的答复是协议已经签署,不可能再更改,不过关东军私下里与赤露方面的协商,他们可以当作不知情,当然有什么闪失也不会承担责任。

  意思就是默许了。

  “参谋长阁下,请允许在下担任使者,去同赤露军交涉吧。”

  辻政信表现出强烈的意愿,饭守穰反而有些不把握,这个家伙太年青了,而且很能搞事,如果事情搞砸了倒还没什么,万一激怒了赤露方面,撕毁协定重新开战怎么办?

  “辻君,你明确自己的职责吗?”

  “在下明白,尽量用最低的代价达到目地。”

  “如果赤露军态度傲慢,出言不逊呢?”饭守穰没打算让他轻易过关。

  “在下会据理力争,不会与他们撕破脸。”

  按理说,话到这个份上,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饭守穰还是觉得有些不塌实,这帮参谋实在太能整事了,一不小心就弄出一个事变来,特别是眼前这位,一直拿石原莞尔当榜样,很难让人放心,可他手上根本没有更多的人选,从军衔上看,派个少佐试探一下,成不成的也不至于太丢脸,说句不好听的,哪怕赤露军翻脸,损失的也不过就是个少佐而已。

  “既然如此,眼下倒是有个机会,为了监督协定的执行,将由德美两国的使馆武官组成观察小组前往新京等地视察,你就做为我方代表加入吧,有个官面的身份,对于你的计划实施更有利,你可以先与他们的新京驻军最高长官提一提,如果有眉目了再决定下一步的方案,这样的安排,你觉得怎么样?”

  辻政信大喜过望,马上答应下来:“卑职一定不负所望。”

  新京城外的南岭,自清末始就是一处驻军营地,到了张作霖主政时,已经发展成为一片足以容纳数万大军的固定营盘,被百姓称为“南大营”,与奉天的“北大营”遥相呼应。

  918之后,日本人侵占了东北,在扶持伪满洲国的同时,也策划着在这里建设一个新首都,并命名为“新京”,而原本的南岭营盘,顺理成章成为了日军的重要据点,在最盛时,这里驻扎着关东军直辖的第4、第7、第104师团以及很多附属部队,如今落到了苏军的手中,自然就成了他们的营地。

  这是一片方圆足有上百公里的庞大建筑群,以低矮的砖木式营房为主,只在指挥部的位置建起了三层高的小楼,供军官们使用。

  位于大营正中心的小楼楼顶,一面耀眼的红旗迎风飘扬,罗科索夫斯基上校站在楼顶的平台上,拿着望远镜向远处眺望。

  他的第500机械化步兵师占据了大半个营地,虽然只有18000人,可架不住技术兵器多啊,光是1300多辆军用汽车就需要很大一片空间,原本都有些不太够用的,这些天倒是空出来不少,因为要支援秋收,大部分载重汽车被用于农作物的运输,营地一下子空出来。

  在第500师的右侧,是第2坦克旅的营地,坦克没办法变成农技机械,坦克手也没有要求去参与秋收,因此就成为了附近的驻军里头,唯一保持着军事训练的部队。

  除了南岭大营的第500机械化步兵师和第2坦克旅,离新京市区100里外的公主岭机场驻扎着第3混成航空兵团、第201伞兵旅和第1海军步兵旅等部队,加在一块儿也没超过一万人,除了这些野战部队,剩下的就是抗联领导的当地民众自治武装,在吉林省19个县市,这样的武装一共有差不多十万人,他们利用日军的仓库装备起来,负责维持秩序和清剿敌特份子,进入9月之后,又开始组织起群众进行紧张的秋收作业,在缺乏大型农业机械的情况下,人手的数量成为行动的关键,为了充份调动起百姓们的积极性,上级决定给予参与者20%的酬劳,要知道这是白得的20%,只要弯弯腰,一斤谷子或是麦子、大豆,他们就能得到2两,听起来像是白白捡钱一般,等到第一批参与者拿到自己的酬劳后,这股热潮一下子在百姓当中迸发开来,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就连小孩子也每人挎个草篮子,去田前地头捡拾掉落的麦穗儿。

  这股风潮也影响到了驻军,按照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没有特殊任务的驻军将全部参与秋收,他们的口粮就是每天的收获,为此,第500机械化步兵师也分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作业田,连绵不绝的小麦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得弯下腰,在战士们的镰刀下被拦腰斩断,扔进一旁的筐子里,等到装满了,再送到路边的汽车车厢,最后送进师后勤部的加工车间,经过脱粒、去壳、研磨、揉制、加料、烘焙变成香喷喷的白面包,分到每个战士的手中。

  在罗科索夫斯基的镜头里,一车一车的满载汽车正从各地驶回来,战士们以连、营为单位,排着整齐的队伍跟在后头,完成了一天工作,他们的脸上并没有多少疲惫之色,因为多年的劳改营生活,已经早习惯了高强度的劳动,哪怕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都能活下来,这点农活又算得了什么?

  “师长同志。”参谋长鲍里斯.伊万诺维奇.波洛苏欣少校跑上楼顶向他报告一个意外的情况。

  “军事观察小组?”

  罗科索夫斯基想了想:“向集团军司令部通报吧,在没有正式命令之前,由柴副师长负责接待他们好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63.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6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