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5章_秦长清柳莹
笔趣阁 > 秦长清柳莹 > 第2215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15章

  有了秦长清这个变数的存在,匡庐省很多事都已经偏离了原本的轨道。

  低保金冒领案给秦长清很大的触动,经过长时间反思,他在省党校开讲《流官制与防腐之我见》。

  这篇文章再一次引起了上层的兴趣,很快让他整理递交上去。

  在这篇文章中,秦长清详细解读了流官制的演化过程,从两千年前汉武帝时代的“凡中央任命之地方官,上自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边侯、司马均用非本郡人,刺史用非本州人。”

  到东汉灵帝熹平四年明文规定的“三互法”,使得古代的流官制度更加完善。

  《册府元龟》里记载说:“三互谓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

  此法一出,即被后来的历代朝廷所沿袭。

  在这篇《流官制与防腐之我见》中,秦长清引用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料,对流官制进行充分的考证。

  认为在华夏现行制度下,流官制的推广实行,也就是组织原则的主官回避原则贯彻实施,无疑对防止腐败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篇文章影响极其深远,受到震动的绝对不只是匡庐省,很快从上面传出消息,将会在07年换届进行试点,对在各地任期超过十年的干部进行轮换,坚决执行相关组织原则,坚决杜绝私家官场的出现,坚决杜绝结党营私。

  这个消息从中组部传出来,无疑对匡庐省这个半封闭政治环境造成的冲击最大。

  这里官场上下都议论纷纷,此刻最揪心的无疑是尹福生,作为土著居民的他,刚刚代理省长,这边就弄出这么一出,这不是坑人么!

  对于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尹福生恨得牙根痒痒,这家伙纯粹是没事找事嘛!好好当他自己的官得了,偏偏弄出这么一个流官制,看看以往那些空降匡庐省的干部,尹福生心中就抑郁的很了。

  一个个在这里享受的那种排外氛围,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无视的,最起码身处这样的环境,尹省长自己就不敢说能够忍受。

  这么长时间,也只有边华章和秦某人来到匡庐省,才不受排外的影响。

  边书记毕竟是省委书记,如今已经没有了红色年代的那种政治环境,再想排斥一个堂堂的省委书记那是痴人说梦。

  至于说秦某人,这家伙就是一个变态!

  不得在原籍为官,不能在一地久任的流官制度,是华夏延续了两千年的一个古老传统。

  有些学者认为,这种流官制度,于官于民都是一种折腾,在这种体制下政策的连续性反而没有竞争性选举的地方强。

  一个乡长或县长,如果只能用纯正的京腔或者外地口音浓重的普通话跟当地居民交流,十有八九就会有交流障碍,一说话就让人产生“外地佬”的印象,如何融入当地社会?

  至于说初来乍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政事人事,都不甚了了,为官者会有些茫然,干什么、怎么干、能干多久?很多人认为,即使想因地制宜地施政,初来乍到者一时半会也不可能因地制宜。

  这些在秦长清看来不是问题,任何一个地方政府,“官”永远不是全部,只有“吏”才是地方官场的主流。

  一个地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该因地制宜,实际上就是要注重地方干部群众的智慧,兼收并蓄全新的理念,形成新的建设发展思路。

  上位者更多的应该带来进步的思想,正确的政策解读,全新的建设理念,这些和当地实际相结合,才能让地方经济发展有更广阔的前景,才能带给地方全新的发展思路,而不是人云亦云!

  某些被调任者会有的种种苦恼,大批官员因此得背井离乡,某些官员得陇望蜀,穷乡僻壤的乡长想赶紧调进城里,小城市的想进大城市,落后地区的想调到富裕地区。

  这种官员本身就是贪得无厌的,完全不适合走仕途,今天他想着进城,明天就会想着换豪车住大房子,后天就会有更加奢侈的享受欲望。

  这样的官员,晋升的越高,对国家对民族来说,危害越大,还是早早不适应淘汰的好!

  任何一种政策不可能尽善尽美,流官制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药,但是异地执政一定会杜绝某些贪腐窝案的发生。

  异地执政就会形成官和吏之间的相互监督,没有根基的政府或党的首脑,也会被更多的舆论媒体监督。

  为了防止水土不服,秦长清在文中建议,应该先期适应,除非意外事件,就像西门无风书记落马那种事,拟议任职的官员,都应该提前进入班子适应,这个适应期以一到两年为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63.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6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