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故人之后!_九剑行歌
笔趣阁 > 九剑行歌 > 第八十一章 故人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一章 故人之后!

  从晁广禄开始记事起,他就一直在跟着一个男人,五湖四海的奔波不停。

  那个时候的他,只不过还是一个要被那个男人背在背上的小孩子。

  他清楚的记得,他被放在一个竹筐里面,而筐里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些散发着别样气息的青草。

  当然,后来他知道了那些青草是一种种的草药,但这都是后话了。

  那段时间里,后来等他学会了自己走路,那个男人背后的竹筐里,却又多了一个可爱的小不点儿。

  等到他六岁那一年,那个带着他走遍了快半个天下的男人,忽然有一天,要自己,连同另外的那个小不点一起喊他师父。

  年幼的他并不知道这两个字是什么含义,但在他的眼里,这个男人对他来说就是如同父亲一般的存在。

  他要自己做什么,晁广禄就会去做什么。

  于是,从这一天起,他和那个小不点正式成为了那个男人的弟子。

  成为了他的徒弟之后,晁广禄就走上了习武练功的道路。

  他和小不点每天四更起床,先练功练一个时辰,等到吃过了饭,才会得到一些休息的时间。

  但短暂的休息过后,又是读书认字,下午的时候,师父还会拿一些草药出来要求两人辨别,并说出名字。

  晁广禄实在是看不出来那些花花绿绿的草药有什么分别,但小不点却在这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

  凡事师父拿出来的草药,他都能够第一时间认出来,并且很快说出它的名字。

  这份能力,叫晁广禄羡慕不已。

  按照一些俗套的剧情发展,接下来的展开,就应该是晁广禄嫉妒师弟的才能,从而施展一些阴谋手段陷害师弟好在师父面前争宠。

  但事实上,晁广禄并没有这么做。

  那段时间,师父已经定居在了这个地方。

  时不时会有人上门拜访,而有一次晁广禄无意间听到了师父与旁人的对话,内容便是他和小不点的身世。

  那一天起,晁广禄知道了,自己和小不点,都是孤儿。

  什么是孤儿?

  一打小就被父母抛弃,家中没有一个亲朋好友愿意留下自己。

  或者全家除了自己之外,没一个人活着,这样的人,就叫做孤儿。

  晁广禄天生是个心软的人,小不点有时候拿水去浇蚂蚁洞,晁广禄都有些于心不忍。

  此时得知了自己和小不点的身世,他自然是十分的难过,但同时,他也对小不点非常的同情。

  从那以后,晁广禄开始对小不点格外的呵护。

  后来,师父给小不点取了个名字,叫做晁匡国。

  师兄弟二人就这样一天天的长大,后来到了晁广禄十二岁,晁匡国八岁的那一年,师父把他们俩叫到了身边。

  “时机已经差不多了,为师也应该告诉你们两个,你们的师门传承了。”

  师父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个插满了银针的布袋。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是银针,是我们医生行医时,针灸用的银针。

  为师接下来要说的话,你们可要记好了。

  千百年来,在这片中原大地上,出现了无数才惊艳绝之辈。

  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令人望其项背的造诣,我们师门的老祖也是如此。

  我们的师门,名为鬼王门。

  而我们师门的绝技,便是鬼门针。

  与我们师门同时出现的还有太乙门,招牌是太乙针,据说可以活死人,肉白骨。

  但几百年前就已经消失不见了。

  还有霸王门的霸王针,据说一针下去,针到病除,效果异常显著。

  也是,几百年前就已经消失不见了。

  我鬼王门当年与这两门堪称是最大的三个医术门派,但如今,满门上下,也只剩下我们三人而已了。

  从今天开始,我,鬼王门第三十八代掌门,将把你们两个作为第三十九代掌门来培养。

  你们两个要牢牢记住,一定不要让鬼门针在你们的手中断绝,一定要寻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来继续将鬼门针,将鬼王门发扬光大!”

  说完这番话之后,师父或许是情绪激动,又或许是因为些其他的什么缘故,突然咳嗽个不停。

  那个时候,晁广禄虽然不知道,这番话的份量,有多么沉重。

  但他隐隐能够明白,师父对自己寄予厚望。

  晁广禄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不辜负师父的期望,要让师父他老人家对自己非常满意才行。

  但现实总是会毫不留情的给人以当头一棒。

  晁广禄,并没有行医的才能。

  他就像是得了什么病一样,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灵活的将不同的药方糅合到一起。

  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脱离那些旧有药方的范畴,来给病人开出药方来。

  在这件事上,师父,还有师弟,都帮了晁广禄很多的忙。

  甚至,师父某天还扮演了一个江洋大盗,闯入家中,劫持了师弟,威逼晁广禄给他开个药方出来。

  即便是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之下,晁广禄也没能憋出来。

  最后师父一脸失望的摘下头套,对晁广禄说道:“看来,你身为医者的路,只能到此为止了。”

  晁广禄也很失落,而晁匡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默默的思考帮助师兄的办法。

  之后两三年里,晁广禄浑浑噩噩度日。

  他依旧在每天不停的练功,但拳脚之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锐气。

  师父传授了一套新的招数,是以银针作战的套路。

  晁广禄学会的很快,但也仅此而已了。

  而师父的样子看上去也不怎么好,每天深夜都会从他的房间里传出咳嗽的声音。

  一开始只是偶尔响起,到后来就几乎是每天都会响起了。

  而师父整个人,也是如同一座老树一般,慢慢的枯萎了下去。

  晁匡国曾去问过,师父只说是当年在九剑镇落下的病根,没法根治。

  年纪上来了,就会犯病,怎么都没得办法。

  晁匡国便问师父,说九剑镇是什么地方。

  师父就沉默许久,才说出来一句:“是为师当年好不容易才带着你们两个逃离的地方。”

  晁匡国听罢,沉默下来。

  在门口站着的晁广禄,也是沉默不语。

  时光飞逝,一眨眼晁广禄到了十六岁。

  他的医术不得寸进,不想让师父失望的他,对自己越发的失望。

  整个人这两年里慢慢的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一般的存在,双目无神,就好像是一个活死人。

  这一年,师父某天夜里叫他过去叙话。

  晁广禄去了,师父便对他说道:“广禄啊,为师或许已经找到了你继续行医之路的方式了。”

  晁广禄的心绪一下子激荡起来,死了几年的双眼,一瞬间又活了过来。

  “这段时间,为师要出一趟远门,去一趟九剑镇。

  如果为师要找的人还在,那么他定会知道你现在的状况应该怎么办。

  这些时日,你跟你的匡国两人,就留在这边看好家,看好药堂。

  若有病人上门问诊,就叫匡国去诊治。

  若有人为寻为师而来,你便如实告知,为师现在不在这里。”

  “明白了!师父!”

  晁广禄十分激动的回答道。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别,竟是永别。

  第二天晁匡国来找晁广禄,他提出了另外的一个办法。

  他对自己的师兄说道:“师兄,前些天我翻阅古籍,偶然在一本古籍之中,发现了有关太乙针的记载。

  那上面说,太乙门作为三大医派中人数最少,也最神秘的一派,不是他们故意如此,而是他们的招收弟子的条件实在苛刻。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乙针必须要拥有内力之人,方能驱使。

  虽然只有这么短短的一句话,但却叫我想到了一些其他的思路。”

  晁广禄一听这话,不免有些兴奋:“什么思路?”

  “师兄,师父教授我们武功,我们两个都会。

  师父教授我们医术,我会的多,你会的少。

  师父教授我们内功,我压根不会,但你却进步飞快。那么,你可不可以试试,用内功来驱动鬼门针,看看会不会产生什么奇特的变化呢?

  师兄你虽然在用药方面……很让人一言难尽,但在针灸方面,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吧?

  人体上的穴位你也能够背的滚瓜烂熟,如果能够用内力驱使鬼门针,达到太乙针那样的效果,那么用不用药应该都没什么区别了。”

  “说的是!你说的是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这个笨脑子!”

  晁广禄一边拍打着自己脑袋,一边揉着师弟的脑袋,对他极尽夸赞之词。

  “对了,师兄,师父去哪儿了?”晁匡国有些羞涩,忍不住转移话题道:“今天一早,我就在寻他老人家,可寻遍家中,都不见他的踪影。”

  “师父啊?师父昨天夜里告诉我说他要出门去。”

  晁广禄沉浸在行医之路可能得以继续的喜悦中无法自拔,对晁匡国的问题,只是随口回答道。

  “什么?”

  没想到,晁匡国听了这话之后,却非常的震惊。

  他忙问道:“师父去哪儿了?!”

  “九剑镇……”

  “你怎能让师父去九剑镇!!”

  随着晁广禄口中九剑镇这三个字出来,晁匡国突然十分激动的冲上前拽住了晁广禄的衣领。

  他愤怒的道:“九剑镇对师父来说是一个凶险之地,你难道不知道么?!”

  一句话,好似惊雷一道在晁广禄的脑海中炸响。

  他猛然记起以前某天夜里,师父与自己二人的对话。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一片苍白,脑门子上都开始往下冒汗。

  见状如此,晁匡国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这一年晁匡国虽然只有十二岁,但从小就博览群书的他,已经展现出了他成熟的一面。

  城里有不少富家老爷夫人,都非常的喜欢他,认为这孩子将来绝对会大有成就,都想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他。

  他松开了抓住晁广禄衣领的手,随后一言不发的跑到马厩里面,骑着马就追了出去。

  三天三夜的时间,留晁广禄一人守在家中。

  他的心情是煎熬的,他连睡觉都不敢合眼。

  他不止一次的担忧着,万一师父和师弟都出事情了,自己该怎么办。

  师父若是死了,那就是自己没有阻拦他前去九剑镇导致的。

  师弟若是出了意外,那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问题。

  一想到这些,晁广禄的心情,就乱作一团。

  他没法冷静下来,满心满肺都是对自己的责怪。

  第四天清晨,马儿的嘶鸣声将晁广禄从昏昏沉沉当中唤醒。

  他急忙出门,看到一脸疲惫的晁匡国牵着马走回了马厩。

  “师……师父呢?”

  晁广禄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

  晁匡国没有回话,他只是冷冷的看了一眼晁广禄。

  将马送回了马厩里,晁匡国经过晁广禄身边回屋时,才冷冷的抛下了一句话。

  “倘若师父出了什么事情……晁广禄,我与你誓不两立。”

  “……”

  手中拎着一壶酒,庸医靠在自己房间的窗口,醉眼朦胧的望着他目之所及的九剑镇。

  姜赟的伤势,已经被他用鬼门针给封住了。

  只要他不太过勉强自己,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现在,那个小丫鬟正在给他解释失踪的那位姑娘的事情。

  偶尔能够听得到里面传出来的争吵声,庸医微微叹了口气。

  “大夫,你看上去,像是有些心事的样子啊。”

  熟悉的声音从背后响起,庸医不用回头都知道这是那个老不死的在说话。

  他哼了一声,回答道:“有心事又如何?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么?”

  “别火气这么大嘛。”

  关汉平微微一笑,随手将从楼下拎上来的一壶酒,放在了桌子上。

  不得不说,福来客栈的酒确实是美味。

  或许是因为太久没人来,没人喝,酒水就这样被存放着,反而变成了口感醇厚的佳酿。

  庸医转头瞥了眼关汉平,心中暗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不过他还是对关汉平说道:“有什么事?”

  关汉平很是自然的坐在了一旁,摇着头道:“没有啊,没什么事儿,什么事儿都没有。

  就是想来找你聊聊天而已。”

  “我跟你可能没什么好聊的吧?”

  “那可不一定。”关汉平笑着说道:“老夫方才听你在殿下的房间里说,你是鬼门针第三十九代传人?”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关汉平的问题,让庸医觉得一阵莫名的不舒服。

  他皱起眉头,给了一句攻击性很强的回复。

  “你看看你,老夫还什么都没说呢,你这么生气做什么嘛!”

  关汉平一脸无辜的道:“老夫只不过是想问问而已,毕竟,晁天碧当年也是老夫为数不多的至交好友之一。

  他是鬼门针第三十八代掌门,如果真的如你所说,你是鬼门针第三十九代传人的话……

  晁天碧,他应该是你的师父吧?”

  一瞬间,庸医瞪大了眼睛。

  手中的酒壶,不自觉的落在了地上。

  幸好是关汉平眼疾手快,迅速伸出一条腿,用脚尖勾起那酒壶的底部,才没让酒壶落在地上摔碎。

  “你……你……”

  庸医的眼睛缓缓红了起来,他浑身都哆嗦着,尤其是嘴唇子哆嗦的更加厉害:“你……你认得……你认得师父?”

  关汉平搞不清楚这家伙怎么这么大的反应,不过接下来脑海中闪过的一个可能,却叫关汉平也沉默下来。

  “你师父他……”关汉平声音稍显低落的道。

  “二十年前,师父就死了。”

  庸医的眼泪,从眼眶里面夺眶而出。

  他努力保持着自己的声音平稳,缓缓说道:“就是在这里死的,就是在九剑镇。”

  “谁干的?”关汉平声音低沉的问道。

  “不清楚……”庸医吸了吸鼻子,摇了摇头:“因为师父他来九剑镇的时候,身体就已经非常的虚弱了。

  那是他早年落下的病根,已经无法痊愈了。

  他有可能是被人杀害,也有可能是病死的。

  但不论他是怎么去世的,我最后还是收到了一封信……”

  庸医一边说着,一边哆嗦着手从怀里掏出一个泛黄发脆的信封。

  他小心翼翼的将那信封放在了桌上。

  “这里……是师父的遗言……”

  “……”

  关汉平想要伸手去拿,但最后,他却是站起身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又舔了舔嘴唇。

  一向沉稳的他,罕见的流露出坐立不安的神色。

  “老夫要缓一缓。”

  关汉平这样说这,双手叉腰在房间中走来走去。

  那庸医死死咬着自己的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自从师父走后的第二年,自己收到这封来信开始,师弟就与自己决裂了。

  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够跟他说说师父的事情。

  对师父那深沉又深刻的怀念,他只能将其藏在心中。

  而现在,终于有个人,跟自己提起师父的事情了。

  这叫他怎能不落泪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63.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6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