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都是愚蠢惹的祸!_九剑行歌
笔趣阁 > 九剑行歌 > 第三十二章 都是愚蠢惹的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二章 都是愚蠢惹的祸!

  姜赟出发之前,曾经对姜念说过。

  不到万不得已,路上不要暴露她自己的真实身份。

  在京城,有着天监府和大内侍卫无孔不入的保护,旧诸侯的余孽,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但到了外面,可就不一定了。

  尤其是九剑镇,此地乃是法外之地,官府的手伸不到这边来。

  因此,在九剑镇这里,想都不用想,旧诸侯的后人们,绝对是有人在这里生活的。

  他们对如今的大晋国怀抱着怎样的看法,也没人知道,不过正如那句俗语所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管怎么说,贸然暴露自己的身份,绝对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在见到白流萤之前,姜念还在担心是不是自己的身份被什么人给识破了。

  不过既然是白流萤的话,自己也算是可以放下心来了。

  虽然不知道这人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又是怎么跟二哥他结识相遇的。

  不过,在姜赟出发之前,姜念记得自己曾经见过她一次。

  有了这个印象之后,对于到底是谁知道了自己身份的事情,姜念也能暂时松口气了。

  “话说回来。”正当姜念和叶葵放下了戒心的时候,坐在姜念对面的姜怀仲,便略显奇怪的问到:“对了,说起来,孙帮主,你是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她们的?

  萤儿她也才刚刚找到我没多久,我应该也就是今天早上才告诉你去把她们找来的。

  难道说你们青山帮,在九剑镇还真的是手眼通天,想要找什么人,早上去找,下午便能把人给带回来?”

  孙谨毅闻言呵呵一笑,抚须道:“王爷说笑了。

  青山帮在九剑镇顶多也就是个有点名气的帮派,手眼通天根本就谈不上。

  这次的事情,其实也并非是我们找到的人,倒像是一种巧合。”

  说罢,孙谨毅就把赵康带来两女的事情,告诉了姜怀仲。

  “听说那小子之前也经常用这种方式,来收拾一些让他感到不爽的人。

  估计是这一次,趁着公主殿下,还有叶姑娘两人掉意轻心,所以才想着把她们俩带到这里来。”

  孙谨毅说到这儿,苦笑一声道:“不过他似乎并不知道,即便是青山帮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一齐上,恐怕也不会是公主殿下与叶姑娘的对手啊。”

  “这么说,您是因为有所耳闻,才会特地跑到那边去找我们的?”

  叶葵眨着眼睛问道。

  “也不尽然。”孙谨毅摇了摇头:“老朽本想去那边找个熟人,拜托他来调查一下两位的踪迹。

  只不过半路突然看到那些原本在街边的手下行动了起来,好奇之下就特地问了一句。

  原本打算看看热闹,但发现是公主殿下和叶姑娘之后,老朽就没再袖手旁观了。”

  “怪不得呢。”姜念恍然大悟的道:“我就在想,明明我以前从来都没有见过你,怎么你十分笃定的说认得我。

  而且为了我们俩这两个压根就不认得你的人,甚至还会对自己的手下下手。

  我还以为是什么深明大义的好人,原来……”

  姜念说到这儿,忽然住了嘴。

  她觉得桌下好像有人拿腿踢了自己一下。

  被这么一踢,姜念也知道自己的话好像太多了,对方才才帮助过自己的孙谨毅说这些话,确实有些不太礼貌。

  于是便悻悻然吐了吐舌头。

  但孙谨毅对此毫不在意,他甚至还哈哈大笑了几声:“哈哈哈哈!不愧是公主殿下,真是率真坦然,老朽可是非常的喜欢公主殿下这般率真的人儿啊。”

  说着,孙谨毅伸出一只手,抚着自己的胡须道:“公主殿下说的一点错都没有。

  老朽出手相助,并非是因为老朽深明大义,会一眼就看出来事情的原委,知道谁是被冤枉的好人,谁是逍遥法外的坏人。

  其实到现在,老朽也无法分辨,当时在那个小巷里面,赵康说的到底是实话,还是假话。

  老朽会出手,的确是因为,那是公主殿下与叶姑娘。

  倘若是换作别人,老朽可不会在意她是何人,遇到了什么困难。”

  “啊这……”姜念有些尴尬的道:“您这样毫不遮拦的说这种话真的好么?”

  “呵呵,九剑镇这地方,就是这个样子的。”孙谨毅微笑着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只有这样才能在九剑镇活得更久些。

  那些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荣,以管闲事为乐的人,在九剑镇里可是活不到三个月,就得暴毙而亡。”

  “……”

  “老朽能在九剑镇里活到这个年纪,见死不救的事情可是没少干啊。”

  孙谨毅感慨无比的说道。

  眼见得这话题越跑越偏,在聊下去就变成黑历史回首大会了,姜怀仲赶紧出言将话题转了回来。

  “好了好了,我们言归正传吧。”姜怀仲用食指敲了敲桌子,发出咚咚的闷响。

  虽然不重,但却也足够吸引在场众人的注意力。

  “虽然,从我内心来说,我也想花更多的时间,来跟你聊聊家长里短。

  但很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时间并不是那么充裕。”

  进入正题之后,姜怀仲的表情就变得十分严肃。

  哪怕是在说着这样的话,他都给人一种非常严肃的感觉。

  望着姜念,姜怀仲缓缓说道:“在这之前,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你。”

  “嗯,您问吧。”

  姜念也是板起一张小脸,尽可能一脸认真的说道。

  “你来九剑镇,到底是来干嘛的?”姜怀仲皱着眉头:“难道说,京城那边,也对高车汗国的异动有所察觉么?”

  “啊?”

  姜怀仲的话,让姜念茫然的眨了眨眼睛。

  见状,姜怀仲便知道,自己的这个大侄女,看上去是啥也不知道啊。

  “其实我……”姜念咬了咬嘴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其实我是因为在皇宫里憋的太无聊……

  正好二哥他被逐出了京城,马上就要走……

  所以我才偷偷跑出来求二哥带着我一起过来。”

  说到这儿,姜念偷偷抬眼看着姜怀仲的表情,有些害怕的道:“您不会把我给捉回去吧……仲叔父……”

  姜怀仲是一脸的哭笑不得。

  他盯着姜念看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把你捉回去干嘛呢?

  你都大老远小老远的跑到这里来了,我再把你桌回去京城,那岂不是多此一举么?”

  “好耶!仲叔父真是太好啦!”

  姜念分辨好人坏人的方式很简单,对她好的就是好人,对她坏的就是坏人。

  姜怀仲对她跑来九剑镇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在姜念的眼中,姜怀仲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好人。

  看着姜怀仲脸上无奈的表情,叶葵倒是心中升出一丝疑惑。

  正如他询问姜念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一样,叶葵也在疑惑,为什么姜怀仲会来到九剑镇。

  虽说她跟姜怀仲并不熟悉,但是身为江湖中人,有关姜怀仲的传闻她是绝对不会落下的。

  一个习武之人能活成姜怀仲这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到了能够名垂青史的级别。

  大多数混江湖的人都是为了能够获得名声,所以姜怀仲理所当然也就成为了他们敬仰的对象之一。“这么说的话,之后我还得想办法跟姜赟那小子见上一面才行。”

  姜怀仲摇了摇头,随后看着姜念,又看了看叶葵,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不过在这之前,我就先把我为什么会千里迢迢从皋月城跑到这边来的原因,告诉你们吧。

  我来的原因非常简单,只为了一个人,那就是高车汗国的上将军,兀里穷。”

  兀里穷这个名字从姜怀仲的嘴里吐出来的时候,孙谨毅,白流萤两人的表情都是十分的淡定,可能他们两人早就听说过这件事。

  而叶葵和姜念,两人又是一副完全不同的表情。

  姜念一脸的茫然,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兀里穷是个什么人。

  对于姜念这个在重重保护与宠爱之下,无忧无虑成长的女孩子来说,兀里穷这个名字,定然不会有人向她提及。

  但是对于叶葵来说,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要问为什么的话……

  原因便是,兀里穷在武林中的地位,可以说是高车汗国的代表性人物。

  高车汗国那边的人,甚至给兀里穷起了个外号,叫做武圣。

  据说在高车汗国,他的武功是最强的,没人能够挡其锋芒。

  这些年来,高车汗国与大晋国之间明里暗里的交锋不断,兀里穷作为上将军,在西北的边境一代非常的活跃。

  若不是有姜怀仲这个威名赫赫的人坐镇西北,恐怕他就会率领大军直接开始攻打皋月城了。

  至于为什么兀里穷即便在中原也有着这般的名气,这个故事还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当时正值大晋国建立之初,社会各界都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象。

  人们虽然不知道大晋国会成为什么样的王朝,会不会重蹈当年陆庸的覆辙,但至少,在最初的这段时间里,大晋国止戈休兵,轻徭薄役,让天下的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从连年不断的战争中解放出来。

  老百姓们非常的质朴,谁对他们好,谁就是好的皇帝。

  当时的皇帝姜怀安,毫无疑问,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个好皇帝。

  而且,新王朝建立之后,大力打击各地想要浑水摸鱼的山贼,匪徒等等违法犯罪活动。

  江湖中的那些有志之士,也就是心怀报负的豪侠们,见官府如此行动,也是受到了感召,纷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段时期,庙堂与江湖的关系就像是一对新婚燕尔的小夫妻,如胶似漆,甜蜜无比。

  也就是在这时,西北那边发生了一些事情。

  高车汗国新上任的上将军兀里穷,率领大军来到西北,满心满肺的蠢蠢欲动。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试探性的攻击就在皋月城外的各个地区爆发了不下六十多次。

  整个皋月城当时的形势,可以说是非常的紧张。

  但因为有姜怀仲坐镇,老百姓们尚且能够安下心来。

  不过一些惜命的富人们,还是选择了携带家产逃离此处。

  他们来到中原,一路上将西北地区的形势带到了中原的腹地,带到了京城。

  一时间,西北所面临的严峻局势不翼而飞,传的天下皆知。

  当时江湖中的那些侠客们,本就向往着姜怀仲这样的人,一听说西北这边的情况之后,便纷纷从中原出发,赶奔西北,希望能够助姜怀仲一臂之力。

  但是当他们到了之后,才发现,这位堪称西北守护神的皋月王姜怀仲,与他们想象中的那个姜怀仲有些不一样。

  他们以为姜怀仲会在看到自己的到来之后主动出击,击溃那些不断袭扰的高车军。

  然而事实却叫他们大跌眼镜。

  以勇猛著称的姜怀仲居然按兵不动,无论外面爆发了怎样的状况,高车汗国的军队哪怕是跑到城下来了,他也依旧不声不响,权当没看见。

  虽说高车汗国的军队只是到皋月城底下逛了一圈又走了,但这可把侠客们给急坏了。

  他们推举出了一个代表,火急火燎的去拜访姜怀仲。

  询问姜怀仲为什么不跟高车军正面打上一仗。

  结果姜怀仲也没有说明理由,只是告诉侠客们,对他们说既然想要帮忙,那就老老实实的呆着。

  兀里穷迟早有按捺不住的时候,在这之前,主动出击只是自寻死路。

  姜怀仲这样说,侠客们只以为他是怕了。

  正如之前所言,侠客们主要活动的地区还是在中原,不是西北。

  而刚刚经历了王朝更替的中原腹地,虽说空气中仍然弥漫着战争的余味,但是社会各界已经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这给了从中原来到西北的侠客们极大的自信。

  尤其这群人里,之前还有协助过官府剿匪的人在。

  没有经历过战争,或者说没有上过战场的他们并不懂得战争的残酷。

  如果说比武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武功水平,那么战争考验的就是军人们的对命令的执行水平,以及两个国家之间,各项资源的储备水平。

  可惜的是,只懂得武枪弄棒的侠客们,并不懂得这个道理。

  到这里有人可能会疑问,难道那么多的侠客里面就没有一个人是带脑子的么?

  说句老实话,要真带着脑子的,谁还会千里迢迢跑到西北来啊?

  姜怀仲的名气那是半句作假的都没有,完完全全就是靠着真刀真枪一下一下打出来的名气。

  兀里穷这个人的底细不知道,但是你看看在他之前,来到西北坐镇的那些高车汗国的将军,有几人敢掠他姜怀仲的锋芒?

  这说明,高车汗国至少对姜怀仲这个人是非常戒备的。

  这也没办法,毕竟这个世界上能干出孤身一人,毫无援护的情况下,冲到几十万人的军阵内,一路取下三十多个将军首级还全身而退的人,满打满算也就姜怀仲一个人而已。

  回忆过往日峥嵘,再把目光放在这些没脑子的侠客身上。

  姜怀仲的淡定或者说懦弱,让他们感到非常的不满。

  他们觉得,或许是因为成为了皋月王,姜怀仲开始爱惜了自己的性命。

  他不再是从前那个敢打敢拼,豪气冲天的战神了,现在的他,只不过是一个惜命的王爷而已。

  于是这群侠客们在这样的想法之下,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们要刺杀兀里穷。

  归根结底,西北现在面临的困境就是兀里穷所带来的压迫。

  而只要解决掉兀里穷,这个新上任的高车上将军,那么西北之地所面临的一切问题自然是迎刃而解。

  想到这儿,那些侠客们是说干就干。

  因为姜怀仲下达了封关令,边关一带许入不许出,所以想要进入兀里穷所在的区域,就必须要绕开守卫们。

  但边关岂是那么容易能绕开的?

  若是能轻易绕开,那也就不叫关隘了。

  没办法,这些侠客们只好来硬的。

  借着夜色的掩护,他们偷偷摸摸的将关隘守军要么击晕,要么捆住手脚,然后就溜到了关外。

  一路快马加鞭,来到了兀里穷大军驻扎的地点。

  他们没有急于行动,而是花了一天的时间侦查地形。

  在第二天的夜里,他们才开始行动起来。

  当然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阴谋诡计都是徒劳。

  虽然他们消灭了一支高车军的巡逻队,换上了他们的衣服,成功混入了高车军的大营,也一路有惊无险的来到了兀里穷的大帐前。

  但是,当他们动手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兀里穷远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二十多个在中原或声名远扬,或默默无闻的侠客,一齐上去,都不够兀里穷一只手打的。

  一拳便能将人的五脏六腑打得移位,这等力量上的差距,绝不是技巧可以弥补的。

  所以,理所当然的,他们都被兀里穷给俘获了。

  就在他们觉得自己将要死在这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63.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6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