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护侨(二)_远东1938
笔趣阁 > 远东1938 > 第三百八十四章 护侨(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八十四章 护侨(二)

  与两个月前相比,此时的“列宁号”又有了新的变化,那就是新型雷达的安装,包括前后两座小型火控雷达,桅杆顶端的大型对空搜索雷达,舰岛四面的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新型对空/平面跟踪雷达,以及新的防空系统,前后两舷一共四座1130近程防御系统。

  H/PJ-11型11管30mm舰炮,是大汉火器研究院(琼州1所)研制的一款11管30mm转管式速射炮近程防御武器系统,装有11个炮管,2个弹舱,携弹1280发。装设在自动型炮塔基座上,同时配有雷达、光学、红外线追踪系统,一次能够锁定40多个目标。最大火力为每分钟10000发,即每秒约166发。

  这些雷达和武器系统的安装都是在安东造船厂完成的,不过海试却没有在那边做,因为太过显眼,整个工期也只用了个把月,匆匆忙忙地简单测试了一下就运来了这边,刘开放调集了一帮子经过培训的电子导航员,自己亲自担任技术指导。

  “1号主系统开机,信号接收稳定。”

  王惠民坐在控制台前,显示屏上开始出现圆形的电波扫描图像,与机械式扫描雷达相比,无论是分辨率还是反应速度都要高得多,刘开放站在她身后,指着几个边缘上的小红点说道。

  “看到那一圈数字没有,距离、方位、方向角、高度值,每一个都决定了目标的威胁程度,你先熟悉一下操作,将来还要弄懂原理,能够进行简单的维护工作。”

  在这个时空,雷达还是很先进很前沿的技术,大学里可能会学会电子、光学、红外线、电磁波,多普勒效应,但是学不到雷达反射原理,学不到追踪、引导、探测,这一切只能由刘开放自己来。

  位于舰岛高层的指挥管制中枢安装了一套舰载型C2S共同作战指挥系统,它能整合舰上一切指管通情与武器射控功能。舰上各型相控阵雷达、卫星通讯、资料传输链、电子战系统与联合精确进场暨降落系统的天线整合于舰桥结构内,或置于舰桥顶部的轻量化桅杆上。

  “......天线每一面重3.5吨,三面总重10.5吨,雷达天线是由两个一维频扫的单面阵背靠背组成,平时转速为6转/分,战时转速为12转/分,数据率为1次/2.5秒。该雷达采用MTI、方位机扫、俯仰频扫体制,工作频段为C波段,天线波束宽度为方位2°、俯仰2.5°-3.5°,天线增益33-35dB,最远有效距离为1200公里。”

  介绍完主雷达,他又说起了新型对空搜索雷达。

  “这个名叫“FS-7型三坐标搜索制导雷达”,负责对空警戒。雷达使用独特的背靠背方式。FS-7型采用相控阵体制,2座一维频扫雷达,方位机械式扫描,俯仰频扫体制。使用倾斜背靠背方式能够使2个波段(E/H)工作的多波段雷达得到很好的探测和制导功能,并且提高一倍的数据律。两个雷达天线互相斜置,能够弥补对低空目标捕捉的不足;可以增加一定的探测距离,部分消除机械旋转带来的辐射干扰。可以说在相控阵体制中,除了固定多面阵以外,旋转天线以背靠背方式。顶板是一维频扫三坐标雷达,,仰角频扫,方位机扫。波束指向变化的过程是:脉冲群的频率改变,通过慢波结构(延迟线或蛇形端馈),在波导端得到不同相位的同频波(相同波长但经过的路程不一样长,形成相位差),在空间干涉后,形成指向波束。利用脉内频扫,可以获得多波束,提高数据率。但工作频率暴露,易受攻击;频率捷变能力有限;测高和测角精度较差。”

  王惠民听得很认真,尽管有很多时候听不明白,但是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无知了,再加上结合实物,理解起来相对更加容易一些,以刘开放的精力,也只能培养出她一个人,再通过互帮互学的方式扩大这个范围,也就是在指挥中心里忙碌的100多个姑娘,这套系统虽然远比之前使用的那套地面指挥系统要复杂和精确,不过那是指的系统内部,表面上的操作其实差不多,从应用层面,她们已经可以上手了,只不过有些具体的操作还要再适应一下。

  “大哥,那些红点在不断逼近,应该是敌机来袭。”

  王惠民还有些不太自信,刘开放盯着雷达显示屏看了一会儿,断然下令。

  “向全舰队发出防空警报,武器系统就位,舰载机1大队全体起飞,准备迎敌,受到攻击后可以自行开火。”

  “哇呜”的警报声响彻全舰,一架造型奇特的战斗机被地勤推到位于甲板前端的左舷1号弹射位上,与2号弹射位上细长的BF109T不一样,这架战机不光体形粗短,而且从正面看,机翼呈一个“W”形,正是已经入选的新型舰载战斗机F4U“海盗”。

  这是美国人给它起的外号,英文名“Corsair”。

  “相信我,它很棒,你一定会爱死它的。”

  中标以后,钱斯沃特公司的雷克斯.贝塞尔与伊高.塞考斯基为首的设计团队跟着一号原型机进驻了这艘航母,一边训练一边改进,选定的试用飞行员方振声在他们的唠叨声中登上机舱,坐进驾驶位,面前的仪表盘上贴满了汉字说明,而不像西方飞行员最喜欢的爱人或是家人照片。

  “海鹰一号就位,请求起飞。”

  “甲板清场,允许起飞。”

  一个女声从耳麦中响起,他马上点火启动,机头部位的R-2800C型发动机驱动三叶汉密尔顿金属螺旋桨缓缓转动起来,随即“嘣”得一声响,5吨多重的战机被巨力推出,在甲板上跑了不到30米的距离便腾空而起,擦着海平面飞向蓝天,两个起落架缓缓地收入机翼之中。

  刚刚升空,方振声就感觉到了它与之前所飞的BF109T的区别,飞机拥有一个宽敞的驾驶舱,由于飞行员居于飞机最高点的驼背式机身设计以及整流罩倾斜向下的机鼻设计,即使是坐在驾驶舱内的地面视野也是不错的,新型R-2800C提供了高达2400马力的推力,不光赋予了它极高的速度,还有十分优秀的机动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63.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6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