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换名_远东1938
笔趣阁 > 远东1938 > 第三百三十二章 换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三十二章 换名

  伏罗希洛夫,旧名:双城子,在滨海区是仅次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城市,城里的老毛子迁移之后,空出来的房屋被当局给接管了,这些屋子不会白白分给后到的东北百姓,而是有选择地进行分配,同时会向受益人收取比例不等的租金。

  对就是出租。

  既然是出租,当然要选择有能力的租客了,虽然大多数高官富户在苏军到来之前就逃离了,不过一千一百多万东北百姓,总有一些小有家财的人,梁仁甫家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儿子是东北军的一个团长,918前就随军入关,这一走已经有9年没有见过了,断了书信联络也有4年,现在身边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梁婉莹早早出嫁,夫家是牡丹江一个小商户,父母先后亡故,等于是入赘一般,小女儿梁婉贞只有17岁,连高中都没读完,好在运气不错,因为思想进步如今被上面看重,直接进了远东大学学习,将来毕业后前途肯定是无忧的。

  如果不是有这么一层背景,他家或许连脚下的屋子也不可能租到。

  “梁公。”骆东祥赔着笑,自觉矮了一头的作派让人怎么也讨厌不起来。

  “骆团长何必客气,你是带兵的人,手里有枪有炮,在这世道那就是王,您能来寒舍,蓬壁生辉啊。”

  梁仁甫还没说话,一旁的大女婿郭明镜抢着答道,骆东祥腻味得不行,听这话像是自己又矮了一截似的。

  “我是粗人,不会说话,您多包涵。”

  梁仁甫这才看了他一眼,慢吞吞地说道:“骆团长客气了,你的意思梁某知道,不过你应该看过报纸,这里不比满洲,孩子们的事情,大人不好过多干涉,否则就成了落后份子。”

  骆东祥脸色微变,赶紧辩解:“梁老误会了,骆某不是想要包办他们的婚姻,只是想两家日后多走动,哪怕不成亲家,也有一层同乡之谊在嘛。”

  “既是乡谊,骆团长日后登门即可,不用再送东西了,大家离乡背景都不容易,又没了生计,坐吃山空总有一天会吃尽,能省一点是一点吧,你看,家里连佣人都养不起了,实在是当不起你这大包小包地往家送,左邻右舍看到了,说出去也不好听,你说是吧?”

  梁仁甫不动声色地揭破了他的小心思,骆东祥“嘿嘿”一笑,赶紧换了话题:“政府要求咱们带头放奴,骆某是坚决拥护的,实不相瞒,我家也将下人尽数遣散了,如今连喝杯水也得自己动手,劳动最光荣嘛。”

  郭明镜听着他的话不禁露出微笑,这句话是滨海区写在政府大楼、公社、礼堂、街道等公众地方的大红标语,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要求大户人家遣散佣人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普通人家放了也就放了,他们是军队,没有下人还有军人,比如这位骆团长,带来的可不仅仅是礼物,还有抬礼物的人,两个站在门口的马弁,苏军叫做“勤务兵”。

  在梁老爷子的坚决要求下,骆东祥不得不将礼物抬下楼,这是一幢有着鲜明俄式风格的老式公寓楼,巴洛克式的门脸、东正式的尖顶,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能住的,梁家能住进去,肯定不是因为他们家有点小财,而是人家看重那个崭露头角的小女儿,要是自己儿子能将她娶进门,在这里就算是站住脚了,这么一想,之前心里的那点不快已经不翼而飞了。

  “团长,咱们去哪儿啊?”

  一个马弁问道,骆东祥摆摆手:“把东西送回府上,告诉夫人今天不回去吃饭了。”

  将手下打发走,他转身走向另一个方向,如今的城区经历了最初的混乱后很快安定下来,几个戴着**章的老年人正在打扫积雪,那是城综办的组织起来的中老年清洁队,一共有700多人,负责每天打扫城区的大大小小上百条街道和巷子,清理居民的生活垃圾,有时候还会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城综办的全称是: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

  新的政权班子慢慢正规化起来,这个城综办就是本地的最高行政机关,下辖多个部门,维持治安的警察大队、预防火灾和救援的消防大队、管理居民生活设施的供暖、供电、烧煤、烧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后勤大队,管理学校的教育委员会,还有最重要的,提供各种生活物资的劳动服务社,也就是以前的商店、菜市场、米店、粮油铺子、布店的综合体。

  离此不远就有一家,里面的货架一排接着一排满满当当,商品更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远远超过满洲国的普通商店,甚至比专供日本人的那种高级商店还要丰富,每次路过都会让骆东祥心生感慨,这才是一个大国的气象啊。

  走过劳动服务社,离城综办所在的原市政大楼就不远了,他是想到里面的军事计划处问一下自己的安排的,刚过马路和,发现门口挤了一堆人,其中不乏熟人。

  “老常、老李,瞅啥呢?”

  第25混成旅一团团长常明远转过头:“老骆,你怎么才来?”

  “怎么了?”骆东祥有些紧张,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

  “呶。”

  另一个熟人,与他一个部队的第23混成旅3团李团长呶呶嘴,骆东祥抬起头一看,挂在大门外的牌子换了。

  双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

  他很是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老毛子不是叫什么伏什么夫的吗?”

  “伏罗希洛夫。”

  常明远纠正了一句:“今天刚换的。”

  原来自己错过了这个,三人没有说话,看着那块散发着新漆味道的硕大铜牌,显然这是正式定名而不是临时更换。

  直到现在,这地方在东北百姓的嘴里还是叫“双城子”,就像把符拉迪沃斯托克叫“海参崴”、把哈巴罗夫斯克叫“伯力”、把布拉戈维申斯克叫“海兰泡”一样,因为他们曾经是华夏的土地。

  骆东祥突然明白自己错过了什么,这不仅是换个名字,而是华夏人再一次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63.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6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