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实(十三)_远东1938
笔趣阁 > 远东1938 > 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实(十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实(十三)

  为了重建战争中被摧毁的航空工业,在自身挖掘潜力的同时,日本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从美国购买,反正也欠了5个亿,再多欠几个亿一点心理负担都不会有,这种空手套白狼的买卖在国与国之间相当流行,卡尔普公司就是利用这种操作,从纽约银行团贷到了2个亿的信用贷款,日本人在美国的信用可比红色帝国好多了。

  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突如其来的新闻报道毁掉了这一切,日本人在一夜之间从文明人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恶魔,连带着占美国人口总数1.7%的日裔美国人也跟着倒了霉,不少商店和餐厅被激进的人群抢劫、砸毁,日裔社区也成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不祥之地。

  日本人在美国的努力受挫的同时,辻政信临时中佐在柴世荣陆军中校面前也没讨得了好,因为对方的要求实在是太无理了。

  “为什么一个帝国军人要交换20名华夏战俘?”

  “因为这是你们自己宣称的,如果我说一个华夏士兵等于一个日本士兵,你承认吗?”

  柴世荣不慌不忙地回答,然后看着对方的脸色变成了猪肝。

  尼玛,那是战略好不好?辻政信在心里骂道,让他承认一个华夏士兵等于一个日本士兵,回国后就等着被人当成“非国民”暗杀吧,可要是照对方所说的那样来换,8万多人啊,他上哪儿去找200万华夏战俘来?

  “一比三,这是很大的让步了。”

  柴世荣嗤之以鼻:“你敢当着各国记者的面这么说吗?”

  “一比五,不能再多了。”

  “不行,你这么低估贵国士兵的价值,我做为一个敌人都看不过去。”

  柴世荣严肃地说道,辻政信啼笑皆非。

  “贵方的这个比例太高,完全没有诚意,我们无法接受。”

  “不急,你们慢慢商量,这是整体交换方案,不能接受的话也没关系,我还有事,失陪了。”

  柴世荣拍拍屁股走了,气得辻政信想骂又骂不出来,这里可不是他们能作威作福的新京,老毛子的作风就是不讲道理,现在怎么连华夏人也传染了,说好的谦虚善良呢?

  翻了翻手中的方案,辻政信才发现,真按对方说的比例,200万人都不够,因为20指的是最普通的那一档,也就是普通士兵,每升一级,相应的比例都有提高,与大米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按这个比例,一名中将足足要10万华夏战俘来交换!

  当然了,在他的心里,帝国中将是不能与华夏战俘相比的,十万都不够。

  新京郊外的南岭大营,奥特看着远处飞驰而过的一辆坦克皱起了眉头,这是在情报中从未出现过的新型号,它有着更大口径的火炮、近似三角形的正面、宽大的履带一看就是为了适应沼泽和湿地,从体积来推算应该在20吨左右,算是一款中型坦克。

  “新型号?”

  美国驻苏大使馆武官费蒙维尔上校手持一具望远镜跟着车身行进的方向转动,在镜头里能看出更多的细节。

  “炮塔的形状很奇怪,这么做的目地是什么?”

  “速度很快啊,引擎很强劲,后面冒黑烟,难道是柴油机动力?很少见啊。”

  “没有围栏式天线?坦克之间的通讯如何保证,难道要用手敲?”

  “很熟练的步坦协同啊,每个步兵班都有自动火力,这是为了对付反坦克目标吗?”

  “听说日本人喜欢用捆上炸药的士兵去摧毁坦克,这是一种针对性的措施吗?”

  “有个步兵身上背着一个奇怪的背包,背包顶上的是什么?”

  这里是第2坦克旅的训练场,与他们一起训练的机械化步兵第1001团是在完成了秋收任务后刚刚返回营地的,费蒙维尔的疑问很多,因为此时的美国陆军经过一战后的削减,只有区区23万,对一些新式装备和新战术完全没有了解,这也是国内派他前来远东的真正目地。

  相比而言,奥特的观察更为专业,德国国防军与苏联红军之间的军事交流从20年代起就开始了,为了规避条约的限制,很多军工产业和训练都放到了苏联国内进行,其中就包括了坦克兵训练学校,在波兰战役中指挥第19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中将就曾在那里学习。

  因此,苏德两国对于坦克的集中利用有着相当一致的观点,两国在同一时间组建了独立的装甲部队,并先后运用在战争中,德国的一个装甲师中包括了一个坦克旅和一个装甲步兵旅,苏军则是由机械化步兵师与坦克旅相配合,从眼前观察所得,对方的配合十分娴熟,运用方面也比国防军更有经验,显然来自于不久前结束的战争。

  日本人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对手,否则德国人也不会与他们结盟,这样的对手在红军面前表现得不堪一击多少也动摇了柏林方面的决心,他的任务就是通过近距离观察,了解红军的真正实力。

  这几天,苏方给他们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一点防备意识都没有,就连这种绝密的步坦协同训练也不例外,说明对方有着极大的自信,通过观察他得出了一个相当可怕的观点。

  红军对于机动性的追求超过了德国国防军,要知道,目前的国防军机械化程度其实相当低,最多只达到了“骡马化”,而在这个营地里,他数出了超过一千辆的军用卡车,除了用于拖拽大炮,供士兵乘坐的比例恐怕也不低,奥特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德国不是生产不了足够数量的卡车,而是缺少油料,苏联恰恰是个产油大国。

  自动火力的大量装备、领先世界的机械化程度、极高水平的后勤保障、超出普通标准的训练量,就是他对于远东军队的直接印象。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军队在红军中占多大比例?一旦两国交恶,远东的这些精锐部队,会不会调往西方,奥特在心里打着腹稿,是要写一篇报告,提醒一下柏林方面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63.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6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