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总攻(九)_远东1938
笔趣阁 > 远东1938 > 第二百五十章 总攻(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五十章 总攻(九)

  “进攻受阻?”

  刘开放转过头,沈云为他调出画面。

  “这是无人机传回来的最新战况,鬼子放弃了表面阵地,利用坑道躲过空袭和炮击,在步兵进攻时,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利用隐藏的火炮击毁了我方多辆装甲车辆,比起牡丹江、哈尔滨等地,我军的进展有些缓慢,截止目前为止,依然没能完全占领敌人的阵地。”

  无人机的拍摄十分清晰,看似一片废墟的阵地上,不时地出现一阵火光,往往会引起攻方强烈的反应,有些隐藏的火力点甚至会招致战机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进展肯定无法与之前相比了,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激烈的战斗,鬼子的肉弹往往会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冲出来,不论装甲车辆还是人员,只要冲近了就会引爆,难怪会被说成进攻受阻。

  “之前的突袭摧毁了什么?”

  “假目标,鬼子的炮兵阵地、飞机场都做了伪装,里面是木头搭的空架子,做得还挺逼真,不凑近了看很难发现。”

  “敌人也在进步啊。”

  刘开放有些明白了,海拉尔的鬼子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缩进地下不出头,只等步兵和坦克上来,再利用地形优势节节抵抗。

  “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告诉前线的将士们,放慢攻击速度,使用一切手段,不必急于求成,给他们两天时间,就是啃也能啃下来。”

  说到底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巷战罢了,他担心前线的将士会由于时间的压力而产生焦燥情绪,回到那种拼人力的老套路上,当然了,他的建议只是建议,具体的命令是由哈巴罗夫斯克的军事委员会下达的。

  沈云担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北进兵团的弹药保有量降到了红线附近,1400多公里的铁道线,沿途经常受到日伪小股部队的袭扰,完全从滨海区运送不现实,是不是请军事委员会调配一下,由赤塔方面供应为好?”

  “嗯,这个问题要重视起来,战争发生地离哪个军区最近,就由哪个军区统一供应,叫做“就近原则”,可以请军事委员会后勤部门拿出一个章程,把它确定下来,列入系统的升级计划。”

  “是。”

  沈云似乎想起了什么,欲言又止地嚅嚅嘴,最终却什么也没有说,因为她看到,刘开放眉头紧憷,显然压力也不小。

  “报告。”一个女声在门外响起,沈云收回目光,镇定地回答。

  “进来。”

  盛玉华“蹬蹬”地跑进办公室,向他敬了一个礼:“一号雷达站传来信息,一支规模庞大的水军舰艇编队正向我方驶来,速度在18节左右,距离300海里、555公里。”

  刘开放蓦得睁开眼:“方向确定了吗?”

  “确定,如果一直保持这个方向没有变化的话,就是冲着军港来的。”

  刘开放看了一眼沈云:“你说。”

  沈云想了想答道:“前天的袭击,鬼子吃了个亏,现在肯定有什么准备,要么就是兵力更大,要么就是另有所图。”

  “你的对策呢?”

  “派出无人机,弄清敌人的真实意图,防空军各个高炮团、歼击航空兵团严阵以待。”

  中规中矩,刘开放不置可否地说道:“18节的航速,100海里要跑5个多小时,在明知道会碰壁的情况下依然冲过来,会是那么简单吗?”

  “先生的意思是?”

  “或许敌人就是一根筋,但是我们不能这么想,要把情况考虑得复杂一些,把应对的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这就是参谋的作用,一人计短,多人补全,现代参谋制度的建立,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主将的素质问题,战场数据琏系统,解决的是一个信息的搜集和汇总问题,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哪怕中人之姿,也不会出现太离谱的错误,这个时候拼的就是武器装备、兵员素质、科技实力了,我父亲曾经说过,工业国之间的战争,说到底是国力的比拼,人力、物力、财力看谁先撑不下去。”

  “所以呢?”两个女兵一起疑惑了。

  “所以小鬼子的失败是必然的,连远东都拼不过,还谈什么苏俄美国。”

  两人更糊涂了,如今的日本在华夏人的眼中强大得一塌糊涂,虽然三个月灭亡华夏的牛皮吹破了,可是一年占领近半国土却是不争的事实,哪怕现在看似有些狼狈,那是因为受到了突袭的缘故,就兵力而言,也是处于绝对劣势,远东为此准备了大半年,海量的物资、上百万的军队,还有数百万为此辛苦工作的工人、社员,退一步讲即使完成了战前的预想,敌人依然比远东更强大,否则怎么会只准备了10天的战役计划?

  刘开放已经回到当前的问题上来:“如果敌人不是打算再来碰一次钉子,那就肯定别有所图,告诉我,符拉迪沃斯托克,有什么可让他们图的?”

  “雷达站?太平洋舰队?纳霍德卡空军基地?”两人想来想去,还真没有什么可图的。

  “还要再具体一点,失去这些,对滨海区是个严重的损失,可对于战局来说有什么影响?”

  两人更糊涂了,刘开放不紧不慢地说道:“假设没有强攻军港的意思,那会是什么呢,看看周围的战局,离他最近的在哪里?”

  沈云反应比较快,一口叫出来:“珲春!”

  图门江(日本人叫豆满江)畔,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國家安全机关少校站在一块大石后头,拿着一具望远镜向对岸望去,身后的珲春县城已经清空了,百姓们扶老携幼、背着不多的行李、赶着牛、马车向东宁的方向走去,在日本人修建的简易公路上汇成一条长长的人流。

  空荡荡的县城里,头戴绿色大檐帽、身穿草绿色制服的边防军战士敲开一间间民房,试图找出逗留的百姓,将他们驱赶离开县城,一些当地的地下党拿着大喇叭沿街宣传,劝说还没有离开的百姓尽快上路,这项工作已经开始了两天,县城及周边村镇的百姓大都上了路,至于他们会不会按照苏军的要求向东宁方向撤离,就不是谢列平少校能掌握的了。

  他现在成为了第59边防团的团长,这个团就是之前的第59边防总队改编而来,他这个原来的少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居然升到了少校,人人都知道是被哈巴罗夫斯克的那位大人物看中了,青云直上指日可待,可他本人却不这么看,内务系统与军方系统有着天渊之别,如今虽然“整肃”结束了,可内务部门内部的大洗牌还在继续,眼下越是风光,将来一旦栽了,可能连西伯利亚劳改营都是个奢望。

  自己如今已经打上了留西柯夫的烙印,就算再想撇清也来不及了,好在战事还算顺利,眼看就是一场足以进入教科书的大胜到来,怎么着也算是有功吧,他按摁住心中的思潮,将注意力重新放到眼前的事物上来。

  “报告团长同志,珲春县城及周边乡镇村落的撤离工作基本完成,请你指示。”

  他的手下带来了华夏地下党的同志,谢列平听完两人的汇报,毫不犹豫地命令:“敌人就快来了,全团就地转入战斗状态,依托城防、民居、敌人留下的战壕、堡垒,迟滞敌人的进攻,为群众的转移创造时间。”

  命令下达后不久,图门江对岸就有了动静,鬼子的先头部队出现在视线中,黑压压地扑向单薄的江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63.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6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